惜文读书笔记 心理学 传习录 王阳明 读书笔记 摘抄 叶圣陶译 豆瓣评分 9.2

传习录 王阳明 读书笔记 摘抄 叶圣陶译 豆瓣评分 9.2

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 王学就是人生哲学,是唯心的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 王阳明认为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良知,存…

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


王学就是人生哲学,是唯心的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

王阳明认为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良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致良知”就是发现本心、体悟良知的过程。

上卷 之不理,天下无可成之事


徐爱录

先生的学说表面上很粗略,深入探究会发现很精深。

“亲民”兼有教化和养育的意思。

先生说:在万事万物上求至善,就是把义放在人心之外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的功夫到了“精深专一”的境界便是至善了。

道理都只在人心中,心即是理。天下没有心外的事和理。

至善只是让人心达到天理最纯粹的极限,而不是从具体事物上寻求。

认知是践行的主旨,践行是认知的功夫。认知是践行的开始,践行是认知的成果。

一定要提出认知的重要性,才能够践行正确。

笃信圣人固然是正确的,然而比不上反省探求自身深切。

人的本性是本心的主体,天理则是本性的源头,因此扩充天性的善心就是彻底发挥本性。

身体的主宰就是本心,心有所动便是意念,意念的本体就是良知,意念的表现就是格物。

“格物”就是消除心中不正之念,来达到本体至善的意思。

对常人来说,不能完全摒除私欲的障碍,所以必须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摒除私欲,恢复天理。

广泛学习存养天理,就是为了求得至精的境界。遵守礼仪,就是为了求得天理的纯粹。

本心只有一个,没有掺杂人的私欲时叫作道心,掺杂了人的私欲、伪装叫作人心。

孔子删述“六经”,是担忧繁文缛节祸乱天下,所以精简到不能再精简。

天下之所以混乱不治,就是因为繁文华辞兴盛,而践行实事衰落。人们坚持自己的看法,以新奇观点相互争斗,以花哨俗丽博取虚誉。

讲求事件就叫史书,讲求道义就叫经书。

史书的目的是辨明善恶,将经验教训告诉世人。

徐爱跋

先生说“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穷理”是“尽性”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惟精”是“唯一”的功夫。

陆澄录

所谓的追逐物欲,而不是主一的功夫,主一就是将心神专注在天理上。

只要念念不忘存养天理,就是立志了。

白天求学致知觉得烦躁混乱,那就静坐。懒得看书,就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

先生说:与朋友相处,务必要谦恭相待,那么就会彼此得益。如果相互攀比,只会都贬损。

孟源有自负爱名的毛病,先生常常批评他。

后世的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的像模仿誊写了一遍,再擅自加以分析和增添些理解,用以炫耀才学,这样就与圣人的本意愈去愈远。

圣人的心如同明镜,只是一个“明”字,随时感应,万物能照明。学者却必须先有个“明”的功夫,学者只应怕内心不能明照,而不必担心无法穷尽事物的变化。

义理没有一定的标准,也没有穷尽的可能。

只知道在静守中修养,却没有在克己上下功夫,这样遇到事情就会不稳。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练自己,才能踏实立足,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

凡是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嘴巴能说出,心中能思考的,都是对人情事理的学习。眼睛不能看到,耳朵无法听到,嘴巴不能说,心中无法思考的,就是通达仁义的学问。

凡是可以用功,刻意言说的,都是人情事理的学习。通达仁义只在人情事理当中。

持守志向犹如心痛,一心都在痛苦上,怎么会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呢?

“唯一”是“维精”的目的,“维精”是“唯一”的功夫。

认知是践行的开始,践行是认知的成果。圣人之学只有一个功夫,认知和践行不能分成两件事。

只要病区私欲,存养天理,就是功夫。静时念念不忘弃去私欲,存养天理,动时也念念不忘弃去私欲,存养天理,不管外在是否宁静都要如此。

有私心期望,便会有所偏向,这样的话,能做这件事便未必能做那件事。

为学必须有个本源,必须从本源上用功,才会逐渐有所进步。

看得多了,也就解释得通透。必须在心体上用功,凡是不明白,不知道怎么做的,都必须在自己心中体会,这样才能想通。

自我反省体察是有事时的存心养性,存心养性是无事时的自我反省体察。

事变也是包含在人情当中,其中的要义就是“致中和”,“致中和”的关键在于独处时要恪守本分。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心猿意马,因此应该先教他静坐,做平息思虑的功夫,时间久了,心意就会渐渐安定。还必须教他省察克制的功夫。

父亲爱儿子,自然感情极深,然而天理也有它自己中和的地方,超过了就是私心。

必须因时制宜,预先规定好一个规矩是很难的。立定一个规则法度,正是“执一”。

善念存在的时候,就是天理。

学者应到致力于根本,不然将音乐律数算得再熟也没有用,心中必须首先具备礼乐的根本才可以。

朱熹“格物”的学说,如同照镜子,只在照上下功夫,不知道镜子本身昏暗不清,怎么能照得清楚呢?

道理没有精粗,人们对道的认识有精粗之别。如同同一个房子不同的人看到不一样。

人不用功,无不自以为已经明白怎么样做学问了,以为照以前的方法就可以。却不知道私欲日积月累,就像地上的尘土,一天不扫,就有多了一层。踏实用功,就可以明白道的无穷无尽。

人需要踏实践行不断用功。如果不在克己上下功夫,整体也就是说些空话而已,终究无法看到天理,终究也不能克制私欲。

人要根据自己的天赋造就自己,才会有所作为。

与其得到一个面积大但没有源头的池塘,不如得到一个面积小但有水源的水井,这样水才能源源不断。

君王应请简为政,六卿分掌职责,天下就安定太平了。君王凡事亲力而为,六卿也都无法尽到他们的职责了。

唯有天下致诚的人,才能确立天下最大的根本。

望见了道却像没有看见,才是真正的识见。

只要时常存养本心就是在学习。过去和未来的事,思考它们又有什么益处呢?只会迷失本心而已。

天理死于,精妙细微之处必须时刻用力省察克制,方能逐渐有所发现。

格,就是正。纠正那些不正的,让它归于正道。

“知止”,就是知道至善只存在于我的心中,原本不在心外,而后确定志向。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就像道教、佛教的学说了。

至善,就是天性。天性原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所以称为至善。达到至善,就是恢复天性的本来面目而已。

墨子的兼爱没有区别,是将自己家的父子兄弟同路人一样看待,这就是去了发端。

薛侃录

学习研究,也是修养本性。不学习研究,只是修养本性的心志不真切。

分辨是非的能力,人人都有,不需要向外寻求。讲求学问也只是体会自己心中所见到的,不是到心外寻求其他的见识。

善心真切,见到善事就会贴近,有了过错即改正,这才是真切的功夫。如果只管寻求表面景象,言说功用成果,这却是助长向外寻求的毛病了,不是求学的真正功夫。

人到了纯粹天理的境界才会成为圣人,金到了足够好的成色才是纯金。

之所以是圣人,在于他们内心的纯粹天理,而不在于才力的大小。

私欲越发增长,才力越高,天理越被蒙蔽。

我们用功学习,只追求日渐减少,不追求日渐增加。

朱熹先生早年就计划要做继往开来的学问事业,一向只在考证著述上用工夫。到了晚年才后悔下颠倒了功夫。

佛教着眼于没有善恶,就一切都不管,不能治理天下。

善恶完全不在于物,只在于你的心。遵循天理就是善,动摇七届就是恶。

学习必须有个宗旨,这样下功夫才有方向。

学习如果是因为父母的要求,就会为科举所牵累。学习最怕志向不够坚定。

“为学大病在于好名。”为学最大的弊病在于追求名利。

悔悟是治病的药,然而重在改正错误。如果把悔悟的念头留在心里,那么又会因药而生病。

后世儒者只在分量上比较,因此流于功利。

后世儒者不明白圣人之问,不知道在自己心中的“良知良能”上来体会认知扩充,却去追求、认知自己不知道的,追求自己不能胜任的,一味好高骛远。

“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不是不能改变,只是不肯改变。

“种树者比培养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种树一定要培养树根,养德一定要修养内心。

“故立志贵专一”:因此立志贵在专一。

“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专门在涵养内心上用功的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专门在知识见解上用功的人,每天都觉得自己懂得越来越多。每天能看见自己不足的人,就能日渐充实丰富;每天都觉得自己懂得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日渐差下去。

“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人如果不懂得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下功夫,只在旁人都知道的时候下功夫,就是虚伪。

中卷 庸人总问行不行,圣人只问对不对


钱德洪序

先生平生甘冒天下的非难诋毁,陷入死地绝境,仍旧不忘讲学,唯恐我们这些弟子不懂得圣学大道,流于功利虚识以至于日渐与夷狄、禽兽沦于同类而不自知。

答顾东桥书

我的格物致知诚意正身的观点,就体现在学者的本心和日常做事之中,体察研究实践履行,在切实上用功。

一定要有想要行走的心,然后知道路,想要行走的心就是意,就是行走的开始。

知的真切切实之处,就是行,行的明晰精察之处,就是知,知与行的功夫,原本不可分离。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真知就是能够践行,不践行就不能称为知。

现在把尽心知性知天当格物致知,使得初学的人,还没能专注他们的内心,就立刻命令他们去做圣人生知安行的事。

朱熹先生所谓的“格物”,就是在事物中穷究天理。即穷理就是在万事万物上探究所谓的定理。这是用我的心到万事万物中去求理,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了。

我心中的良知,也就是所说的致知格物,是将我心中的良知在万事万物之中实现。那么万事万物都可以得到理了。实现我心中的良知,就是致知。万事万物都得到理,就是格物。这是将新与理合二为一。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天下所有的学,没有不去践行就能算是学的,从求学开始,就已经是在践行了。

后世的人不努力致良知,不在处理事物时精确体察天理,只想凭空研究这些非常的事情,把它作为待人处事的原则,以求得处事时没有过失,这也离正道太远了。

人的德行良知不是从见闻中来的。

如今学者学习圣人,对圣人能通晓的义理不去学习掌握,却念念不忘探求圣人所不知道的东西并把它们当作学问,这是迷失了成为圣人的方向。

学校里主要是培养人的品德。要根据他们的德行,因材施教,使他们的才干在学校里进一步提高。

讲霸道的人,偷偷用与先王相似的东西,借助外在的知识技能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世人都纷纷尊崇他们,圣人之道就荒芜阻塞了。

到了今天,追求功名利禄的流毒侵蚀人们的灵活,积习成性,已有数千年。人们在知识上互相夸耀,在权势上互相倾轧,在利益上互相争夺,在技能上互相攀比,在名声上互相竞争。

答周道通书

一般来说,我们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立志”。所谓“困忘”的毛病,也仅仅是志向还是不真实确切。一定要自己考虑调整,别人终究帮不上忙,也更没有别的办法。

自己的良知原本和圣人的一样,如果将自己的良知认识明白了,那么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们身上。

格物是致知的功夫,知道致知就是已经知道格物。

凡是现在天下讨论非议我的,如果能从中得到好处,那也都是在与我磨砺切磋,对我来说也无非是警惕反省、增进品德的地方。

答陆原静书

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所谓的性善。

天理是固定静止的,动就是私欲。

凡是看古人说的话,在于用心体察从而明白其主旨。

能让人戒慎恐惧的,就是良知。

在私欲萌发之前就防范,将它克除在即将萌发的时候。

良知就是道。良知自在人心中,不管是圣贤还是普通人都是如此。如果没有物欲牵累遮蔽,单凭良知发挥运行,就都是道。

快乐只是常人拥有而并不自知,反而自己寻求许多忧闷苦难,自己在迷惘中丢失了真正的快乐。

钱德洪跋

异端典学都是一看就穿,何必要像这样一段一段地拆开解读呢?

答欧阳崇一

良知之外,没有其他的知识了。因此“致良知”是学问最关键的地方,是圣人教人的第一要义。

君子待人接物应对种种事变,该做就做,该停就停,该生就生,该死就死,斟酌考虑都是实现他们的良知,来求得自己心安理得罢了。

凡是谋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勉强于自己才智不能胜任的事,都不能实现良知。

存心体察别人的欺诈与虚伪,是后世猜忌阴险刻薄的人做的事。

答罗整庵少宰书

“道必学而后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道一定要学习后才能明白,而不是向外讲学之后在有所谓明道的事。

“格物”就是纠正心中的物欲,纠正意念中的物欲,纠正认知中的物欲。“致知”就是实现物欲的良知。

对天下共有的东西,应该说公道话,所以,话说得正确,即使和自己的见解不同,也是对自己有益。

答聂文蔚

专在“勿忘勿助”上用功的人,空荡渺茫,完全没有下手落实的地方。

一有执着和私意,认知就变得狭隘了。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古代的教育,教的是人伦纲常。后世背诵词句的风气兴起之后,先王的教化就消亡了。现在教育儿童,应当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唯一的功课。至于培养的具备办法,则应通过吟咏诗歌来激发他们的志趣,引导他们学习礼仪,来严肃他们的仪表,教导他们读书,以开发他们的智力。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禅拘检”:大体上,儿童的性情是喜欢游戏玩乐而害怕拘束。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现在教育儿童也必须顺着他们的天性,不断鼓励,使他们心中愉快,他们就会不断进步就好比春风细雨滋润花木,花木没有不萌芽的,自然一天天生长起来。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每日功课,先考察品德,其次背书读书,再次是练习礼仪或者研习课业,之后是读书讲书,再之后是唱歌吟诗。

下卷


陈九川录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人一定要在具体事情上磨练,做功夫才是有益的,如果只是好静,遇到事情就慌乱,终究还是没有长进。

大凡朋友之间,应该少一些指摘批评抨击,多一些开导鼓励劝勉,才是对的。

内心明白了,书义自然能够融会贯通。如果心中不清楚,只追求书上文义的清楚,就会自行产生意见。

黄直录

圣贤不是没有建功立业的志向,但他们遵循天理,就是道。圣贤并不是以事功而闻名。

“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如果专门在容貌上用功,就会经常照顾不到内心。

佛教害怕被父子关系牵累,就逃避父子关系。

黄修易

如果恶念已经除掉,又要存善念,就是在日光之中添上一盏灯。

“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聪明绝顶的人非常少,为学智人没有一步登天成为圣人的道理。

学习一定要反省自己,如果只是责怪别人,只是看到别人的不对,就看不到自己的错误。

黄省曾录

“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固然事事都要如此,只是要先知道一个重点才行。

读书只要理解就够了。理解已经是落在次要的位置了,只要明白自己的心体。

“人只贵于自修。”:人贵在自我修养。

钱德洪录

佛教要绝灭抛弃事物,将新看成幻想,渐渐进入虚妄寂静,与世间似乎没有一点关系,所以不能治理天下。

凡事过分掩盖,这是恶人的常态,如果去指责他的对错,反而刺激他的恶性。

学问也要经过别人的开导点化,然而,比不上自己所省悟理解那样一通百通。

学者向孔子学习,若不在心上用功,只匆匆忙忙地学那气魄,如此,只是将功夫做颠倒了。

黄以方录

我认为“格”就是“正”,“物”就是“事”。

天下之物本无什么可格的,格物的功夫只能在自身心上做。

刚开始用了一点功夫就要说效果,如此怎能靠得住?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人生最大的毛病,是一个“傲”字。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谦谨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慢是一切恶的源泉。

本文来自惜文读书笔记(www.xiwen520.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wen520.com/2174.html

作者: Jordanmax

惜文读书笔记是面向职场人员的读书笔记网站。为您提供互联网、经营管理、投资理财、教育书籍原文摘录,并且分享职场基本技能、项目管理和产品经理相关知识和经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