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文读书笔记 IT产业经济 硅谷之谜:《浪潮之巅》续集 读书笔记 摘抄 豆瓣评分 8.4

硅谷之谜:《浪潮之巅》续集 读书笔记 摘抄 豆瓣评分 8.4

前言 硅谷的特质: 叛逆精神和对叛逆的宽容 整个美国对失败都相对宽容,硅谷则做得更好。 多元文化 追求卓越 第…

前言


硅谷的特质:

    • 叛逆精神和对叛逆的宽容
    • 整个美国对失败都相对宽容,硅谷则做得更好。
    • 多元文化
    • 追求卓越

第一章 硅谷的奇迹


第一节 硅谷的明星公司

伟大的公司不仅需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而且还要能够改变世界,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在英特尔之前,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CPU

硅谷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够不断地通过一个产品,催生出一个大型跨国公司,进而创造出一个新的行业。

第二节 硅谷的顶尖大学

到了21世纪,斯坦福的科研和教学综合水平在世界上已经是数一数二。

斯坦福的特点是在各个领域都大量涌现突出人才

斯坦福最引以为自豪的还是它培养了大量的实业家,并孵化出了许多著名的公司。

伯克利人会在自己的积累“做足”之后创业,而斯坦福人则会为了创业去寻找技术。

第三节 硅谷的风险投资

从今天风险投资的强度来看,硅谷占了美国风险投资金额的4成左右。

凯鹏华盈确定了管理者(普通合伙人)和投资者(有限权利合伙人)之间一个公平的利润分配原则。

红杉资本每一期融资都在10~20亿美元之间,远远超过凯鹏华盈的8亿美元左右。

硅谷的投资环境让很多外来的资本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第四节 硅谷的产业变迁

无论哪个产业,只要硅谷有,基本上都做到了世界一流。

第二章 宛若似真的分析


第一节 硅谷成功的气候说

旧金山湾全年的气温基本维持在15~28°C,四季如春,是世界上最宜居在的地方之一。

宜人的气候虽有利于吸引人才移民,但是对于新产业的发展,气候的重要性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第二节 斯坦福之说

今天斯坦福和硅谷之间是鸡和蛋的关系,更多是相辅相成,而不是谁决定谁。

第三节 风险投资说

事实上,倒是硅谷的崛起帮助了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而在其他地区,各种早期投资都没有像在硅谷那样催生出伟大的公司,导致后来投资人反而变得谨慎起来。

风险投资的作用在于以少量的钱撬动很大的杠杆,而不是简单地把钱投到有风险的项目中去。

第四节 政府扶持说

在美国国内,美国政府的权力很有限。美国公权力的分配不仅有横向的三权分立,而且有纵向的地方自治分权。

事实上在美国,公司的营业额税收是交给产生营业额的所在地,而不是总部所在地。

美国政府不与企业争利,一旦一项技术可能开始产生收入,那么政府对它的支持也就停止了。

第五节 知识产权保护说

事实上,强调保护专利和强调创新是两回事,当一个公司必须依靠专利来维持自身的市场地位时,恰恰说明它在竞争中已经落伍了。

第六节 波士顿地区并没有出现硅谷

波士顿是美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并且经济一直很发达。

教育方面,波士顿是美国大学和人才最集中的地区,那里有50多所大专院校

波士顿地区是美国现代风险投资的发源地。

第三章 硅谷的起源


第一节 硅谷前传

1. 冒险家的乐园

1835年,人们在旧金山湾发现了金矿。

淘金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都带来了各自的文化。

1883年,斯坦福夫妇为了纪念儿子,决心创办一所大学。

简单地讲,在硅谷诞生之前,旧金山湾乃至整个加州地区的科技水平并不高,工业基础并不雄厚。

2.独特的政治和文化

加州重视个人主义的保守文化,大部分生意人在遇到问题时,习惯于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而不是寻求政府的帮助。

在开发西部荒蛮之地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动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硅谷人乐意尝试自己动手去做新的东西。

第二节 天时与地利

1.IBM偶然的选择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上,加州地区在起跑线上输得一塌糊涂。

IBM圣荷西实验室客观上给旧金山湾地区带来了大量高层次的科技人才

2.特曼钻了斯坦福遗嘱的空子

特曼教授提出建立一个科技园,对外长期出租土地。

对斯坦福大学来讲,这不仅解决了它的财务危机,也成为该校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契机;而对于工业界来讲,它促进了硅谷的形成。

第三节 怪才和叛徒

1957918日,诺伊斯等八人向肖克利提交了辞职报告。

第四节 仙童公司

1.“八叛徒”的传奇

1957918日,就在“八叛徒”和肖克利摊牌之后,仙童半导体公司成立了。仅半年后,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开始盈利了。

2.集成电路

1966年,法庭裁定将集成电路发明权授予了基尔比,将集成电路内部连接技术专利授予了诺伊斯,仙童和德州仪器达成协议共享集成电路的专利。

仙童公司孵化出许许多多的半导体公司,因此它被誉为“世界半导体公司之母”。

结束语

硅谷的公司在遇到困难时,常常是设法自救,生命力也因此更强。

硅谷的诞生和美国政府毫无关系,完全是自由经济的结果。

第四章 硅谷的发展


第一节 硅谷1.0——信息革命的前夜

1.半导体产业的确立

硅谷的半导体产业经历了短暂的晶体管时代,然后就进入到集成电路时代。

鲍德温另立门户就仿佛诠释了后工业时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公司很难像工业时代那样通过拥有生产资料把大家组织到一起了,因为另立门户的成本非常低。

2.从一花开到百花齐放

仙童公司对硅谷的贡献还在于开创了一种新型的雇佣关系和同事关系。

随着从仙童公中分离出越来越多的半导体公司,硅谷的半导体商业更加欣欣向荣。

3.来自内外部的竞争

仙童公司有个根本性的问题无法解决,那就是企业所有权或员工股权问题,甚至连诺伊斯自己后来都不拥有仙童的股权了。

4.半导体产业的王者

英特尔公司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即第一次把IT产品做成了像石油、煤、钢铁和农作物那样可以进行大宗交易的资源型产品。

Intel4004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它不仅把英特尔带入了通用处理器领域,而且围绕着它,诞生了一系列和后来工业控制机以及个人电脑相关的芯片产品。

第二节 硅谷2.0——信息时代

1.转型是必要的

历史上很多地区都出现过这种现象:因为一个产业而带来了迅速的繁荣,导致各种成本飙升,继而在竞争中输给后来崛起的地区,走向衰落。

70年代欣欣向荣的半导体产业给硅谷带来繁荣时,危机也在悄悄地滋生,而对硅谷的直接威胁则来自于亚洲。

维持硅谷繁荣的直接原因是计算机软件和服务行业的巨大发展。

2.软件业的契机

从契机上看,硅谷软件的兴起与两件事有关。首先,1969IBM为了避免遭受反垄断诉讼而开放了软件市场。

第二件事情就是摩尔定律使得计算机进入家庭成为可能。

IBM开放软件市场后,联合电脑公司得以在各大计算机公司的支持下填补企业级用户所缺少的应用软件,联合电脑公司成为早期最成功的软件公司

3.卖软件——甲骨文的新模式

甲骨文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它只卖软件,而不是靠收服务费生存。

甲骨文培养了一大批基于甲骨文数据库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程序员。

4.硅谷由“硬”变“软”

软件业能够在美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绝大多数人愿意花钱去买软件。

美国软件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其全民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意识。

5.风险投资的作用

硅谷的风险投资人不是被动地等着创业者来要钱,而是在不断地探求未来新的科技发展机遇,并且主动寻找可能的创业者。

硅谷软件业腾飞的年代,各个初创公司都得留出10%~15%的期权(甚至是股权)给普通员工,老板与下属的关系便从雇佣关系变成了契约合作关系。

第三节 硅谷风险投资自身的发展

1.凯鹏华盈和红杉确定硅谷风险投资的原则

德雷珀提出两条风险投资金科玉律:

  • 第一,投资就是投人;
  • 第二,风险投资要储备这种技术和管理人才。
  • 第三,多家风险投资一起参与项目。

硅谷风险投资更多的是靠直觉和经验进行判断,他们看重的是人和未来的市场前景。

相比华尔街,硅谷风险投资不同的基金之间合作要远远多于竞争。

2.硅谷风投和传统投资风格迥异

鉴于硅谷过去30年的成功,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大量的热钱涌入各种风险投资基金。

股票债券等传统投资领域的基金经理们纷纷涌入硅谷地区开始从事风险投资。

通常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在做投资决策时,需要有大量量化的、可跟行业对比的数据做依据。

第四节 硅谷3.0——后互联网时代

经济危机帮助硅谷淘汰了那些人云亦云、缺乏竞争力的跟随者,造就出一批互联网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公司。

1.大而强

硅谷3.0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这里的公司拉大了和美国以及世界同行们的距离。

2.小、快、灵

促进谷歌创新力增强的原因是创业的成本变得非常低,而帮助创业的相关服务达到了空前完善的地步。

云计算、孵化器

传统企业:恐龙型;新企业:变色龙,不断发展新技术和不断变化以快速占领市场

结束语

创业者们只要做好两件即可:第一,想出真正有创新的点子,并拥有过硬的技术;第二,以最快的速度去实现它。

第五章 硅谷的奥秘(上):硅谷的独特之处


第一节 叛逆与宽容

1.硅谷叛逆的传统和法律保障

在美国,各个科技公司的员工都需要与公司签署竞业禁止协议,这类规定限制了企业的创造动力。

硅谷地区有一项规定:当一个人必须使用某一项技能才能生存时,就必须允许他使用。

2.硅谷的谎言——车库文化

在硅谷,成功创办一个伟大的公司,真正的秘诀是:在原来的公司(和大学)里,孕育新的公司。

事实上,在斯坦福大学的电机工程系或者计算机系,一个教授工作了十几年都没有尝试办过公司,反倒是十分罕见的。

思科公司允许员工在公司内部自己创办小公司。

3.社会对叛逆的支持

加州政府甚至禁止公司之间私下里达成相互不挖角的君子协议。

4.对叛逆的宽容

事实上,大部分伟大的公司都是诞生在巨人肩膀上的,而这种N+1的叛逆行为得到了整个硅谷地区的认可。

第二节 多元文化

大量新移民的涌入,使得硅谷地区的人口结构与美国整体人口结构完全不同。

1.面向全球市场

硅谷很多公司还只是十几人的硅谷小公司就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腾讯的做事方式使得微信被过度优化成只适合中国人使用的特定产品。

硅谷是美国唯一一个能在开拓任何海外市场之前,找到那个地区的母语人才的地方。

2.开发全世界人们使用的产品

蓝色是中东穆斯林喜欢的颜色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青花瓷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各国人民欢迎的重要原因。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产品,靠的是满足人类一些最基本的需求,而不是通过满足一部分人的特殊需求。

3.汇聚全球精英

靠着多元化文化,硅谷就像一个黑洞,不断地从全世界吸引优秀人才。

第三节 拒绝平庸

1.追求卓越是企业生存的需要

其实,拒绝平庸,在某种程度上是被不断上涨的成本倒逼的结果。

2.高成本导致了正向淘汰

只有不断追求卓越的人和伟大的公司,才能在硅谷地区立住脚。

从成本上看,一流工程师的收入可能是二流工程师的两三倍,但是,前者的贡献可能大十倍,从经济的角度来讲,采用最优秀的人才是最合算的。

敏捷开发的本质是以牺牲产品质量而换取速度,它其实是将过去需要由很多不同的人做的设计、开发、调试和测试工作由一个人来完成,以降低沟通成本,从而加速开发的过程。

3.公司死亡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抄袭和仿制是在低层次上竞争,靠的是压缩自己的利润而非技术进步抢得市场。

如果能像硅谷那样,通过市场机制,把最有价值的资源重新分配给最优秀的人,这样才比较容易保持朝气。

第六章 硅谷的奥秘(下)硅谷的企业文化和情怀


第一节 宽容失败的文化

凡事要做事情,就有可能失败,如果想不失败,最好不要做事情。

宽容失败是硅谷成功的必要条件

事实上,硅谷创业成功几率最大的是第三次创业者们。

硅谷的确对失败的宽容不仅仅体现在创业的态度上,而且体现在公司内部对项目失败的宽容。

第二节 工程师文化

1.受尊敬的工程师

在美国,工程师和律师、医生一样属于专业人士,社会地位高,很受人尊敬。

工程师有着较高的收入

2.动脑和动手

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至少应该能够独立地实现一项工程目标,不论目标大小。

在硅谷的公司,产品经理和工程师的比例非常低。

3.工程师的五个等级

第五等工程师,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一项功能的人;

第四等工程师,还需一定的领导能力;

第三等工程师,可以做出行业里最好的产品;

第二等工程师,可以给世界带来惊喜的人;

第一等工程师 开创一个新行业的人。

第三节 不迷信权威

1.不受所谓专业的约束

在硅谷,大家不看重一个结论是由谁给出的,而看重得出该结论的过程是否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科学是一个方法,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论。

2.重实不重名

公司在用人时,对他以前的工作经历和经验远不如那些传统的公司那么看重,而是更在意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

3.敢为天下先

我们通常看得到的革命性产品,常常是外行颠覆专家的结果。

一个人的能力可能通过尝试和失败不断提升,但是如果思维方式被过去的专家限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就难以创办出颠覆原有产业的公司。

第四节 扁平式管理

1.扁平式管理的特征——减少层级和分权

较高的层级成为很多人荣誉甚至奋斗的目标,因此,公司的创始人或者CEO不愿意将管理扁平化。

在一个现代企业中,每一级管理者,甚至个人要具有最终决策的权力,同时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真正实施扁平式管理的公司里,上级对下级通常只有人事上的否决权,而没有决定权。

2.虚假的扁平式管理——换汤不换药

虚假的扁平式管理无不在向各级员工传达着一个信息,那就是每一级之间都有鸿沟。

3.扁平式管理的本质——契约精神

每个员工和公司都是一种契约关系,因此不论职级的高低如何,人与人之间相对都是平等的。

第五节 世界的情怀

硅谷为世界创造出伟大发明的三类人:梦想者、企业家和投资人,工程师。

布林考虑什么事情该做,通常只考虑两个因素,既是能否帮助全世界的人,以及是否具有革命性的突破。

佩奇通过他在商业上的成功为布林实现那些伟大理想提供了物质基础。

结束语

世界大部分科技园所缺的不是资金和专业人士,它们所缺的是类似硅谷文化土壤。

第七章 工业时代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 牛顿和机械思维

工业革命首先是动力的革命

牛顿最直接的贡献,在于他用简单而优美的数据公式破解了自然之迷。

在牛顿之后,人类开始学会用理性的眼光对待一切的已知和未知。

第二节 泰勒管理理论

1.效率优先

怎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呢?泰勒最看重的是优化流程和标准化管理。

当标准化取代了个性化之后,效率提升了,生产出来的东西则是千篇一律。

2.同构的树状组织结构

泰勒管理方法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完全是为了适应这种自下而上将产品分解为大小任务的做法。

泰勒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用户需求经常发生快速变化、产品生命周期很短的IT行业。

3.人性化管理

资方善待工人,工人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提高效率。

4.可预测性

机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发现了普遍规律后,只要将其应用到具体场景边一定能够预知结果。

第三节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制度剖析

1.资本的作用

资本是现代工业时代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运转的血液,没有资本的存在,现代工业生产就组织不起来。

2.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包括原材料、生产工具和场地等。

企业的主人在经营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生产资料加上市场,有些时候也被统称为“平台”。

3.人和企业的关系

大工业时代,可以用“铁搭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形容人和企业的关系。

4.企业中人和人的关系

工业时代下企业的管理结构是严格树状的,上下级之间是一种明确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在工业时代的公司里,每个员工和中层管理者能够发挥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上级给与他多少资源。

工业时代的企业,升迁最快的人,未必是最会做事的人,而往往是最会“做人”的人。

5.分配制度

传统的经济学家大多认为在工业社会里,劳资双方的利益很难调和,因为在根本上他们是在玩一个零和游戏。

6.专利制度

事实上,专利真正保护的是一个过程(包括一种实现方法)和一个结果。

专利只能保护点子

事实上,新一代的科技公司申请专利的目的主要是防御性的,即防止别人告它,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试图将竞争对手排斥在市场之外。

专利制度是大工业时代的特征。

第八章 信息时代的科学基础


有时候,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信息论一道成为“三论”

第一节 三论与管理

1.控制论与思维方式

对比V-2导弹和土星五号火箭,可以看出机械思维和控制论思维的差异,机械思维对未来做一种尽可能确定的预测,后者则是根据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一次性设计和开发一个完美的产品的做法,对于需要不断迭代以改进产品与服务从而赢得用户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根本行不通。

2.信息论的思维方式

在科学上,香农的突出贡献在于第一次采用量化的方式度量信息,并且用数学的方法将通信的原理解释得一清二楚。

香农第一定律:信息源的编码长度一定大于该信息源的信息熵

香农第二定律:信息的传播速率不可能超过信道的容量

3.系统论的思维方式

系统论的观点认为,整体的性能未必能通过局部性能的优化而实现。

第二节 从预测到反应,从局部到整体,从控制到通信

1.预测和反应

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是不可预测的。

硅谷的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不是以“预测+层层落实”做事的,而是依靠持续的反应。

风险投资的实质也是变预测为反应。

2.从拥有到入口

硅谷的大部分公司,固定资产相比它们的市值少得可怜

硅谷的企业看重的是网络效应和入口效应。

3.从局部到整体

在大工业时代,一个地区的发展常常依赖一个核心的产业,甚至是这个产业里的一两家大公司。

一个产业里最好的公司难以走出这个产业。

系统论的另一个重要原理就是:封闭的系统永远朝着熵增加(也就是越来越无序)的方向发展,一定会越变越糟糕,而一个开放的系统会引入负熵,才有可能让系统通过与外界的交换变得更加有序。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企业制度剖析

1.对失败的宽容

按照机械思维看待失败,就会认为如果一个人失败了一次,那么他身上一定是有什么缺陷。

硅谷企业在做事情之前就已经考虑了失败的成本,一旦发生失败,投资人和主管就都不会觉得是什么天大的事情。

2.期权背后的科学

期权要想不变成废纸,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利润的提升,让市场肯定公司的表现,进而导致股价上涨。

其实,期权只是一种财富增量分配的合约,本身不具有价值,它的价值是员工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的,并非企业从已有的蛋糕中分给员工的。

3.扁平式管理

传统管理结构通常是严格树状的,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很长(实线)。硅谷IT公司在不同组织之间建立了网状联系,沟通要顺畅得多(虚线)

扁平化管理拓展了公司内部的带宽

在大工业时代,效率来自于事先的规划和不断重复的操作;而在信息时代,效率来自于沟通的带宽,以及共同遵守的协议。

4.工程师文化

工程师文化有两层含义:人的创造力成为商业成功重要的因素。第二,拥有专业知识的工程师本身被当作了基层管理者。

对于工程师的管理,一定不能用规定的时间、规定具体工作的微观管理方法,而要用任务导向,即把细节的决定权交给每一个工程师,只要他们按期交付任务即可。

5.不迷信权威

在今天,靠认为积累起来的经验对今后工作的指导意义,远不如掌握更新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来得有效。

6.拒绝平庸的背后

在硅谷地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否则就会被淘汰。

第四节 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1.大数据思维的科学基础

在贾里尼克之前,人工智能采用的传统的基于规则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走入了死胡同。

大数据更多地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打破了我们过去做事情时一定要根据因果关系,先知道原因,后知道结果的惯例,而是直接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结果,反过来寻找原因。

大数据的科学基础就是信息论

2.互联网思维的科学基础

整个工业时代,商业的准则和公司所制定的销售策略都是围绕着渠道设定的。

互联网迅速地拓宽了生产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带宽。

带宽的增加使得网络效应远远超过了在工业时代对物质拥有的重要性。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也是信息论

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是信息的获取、利用和传播。

附录 三论概述

1.维纳和控制论

控制论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下面三个要点:

  • 首先,维纳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间观念。
  • 为了维持一个系统的稳定,可以将它对刺激的反应反馈回系统中,最终可以让系统产生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

2.香农和信息论

信息论是用于度量信息以及利用概率论阐述通信理论的新兴学科。

香农指出,若要消除系统内的不确定性,就要引入信息。

3.系统论

系统论主要的观点如下:

  • 首先,非生命的系统为了其稳定性,需要和外界隔绝,才能保持其独立性。
  • 其次,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可以和周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就可能引入所谓的“负熵”,这样就会让系统变得更有序。
  • 最后,对于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其功能并不等于每一个局部功能的总和,或者说将每一个局部研究清楚了,不等于整个系统研究清楚了。
本文来自惜文读书笔记(www.xiwen520.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wen520.com/1073.html

作者: Jordanmax

惜文读书笔记是面向职场人员的读书笔记网站。为您提供互联网、经营管理、投资理财、教育书籍原文摘录,并且分享职场基本技能、项目管理和产品经理相关知识和经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