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文读书笔记 家庭教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尹建莉 读书笔记 摘抄 豆瓣评分 9.0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尹建莉 读书笔记 摘抄 豆瓣评分 9.0

改版前言:关于这本书 很多以来,我们对学校教育寄予的期望太高太多,而家庭教育的功能及重要性却被严重低估。 美国…

改版前言:关于这本书


很多以来,我们对学校教育寄予的期望太高太多,而家庭教育的功能及重要性却被严重低估。

美国作家梭罗:多少人在读了一本书后,开始了他生活的新纪元。

前言 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


不是家长爱心不够,只是他们不知道有些做法不对。

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老师给她营造的“教育小环境”。

第一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打针有些疼”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情,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孩子是会听懂的。

对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1. 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
  2. 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
  3. 对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要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4. 激发孩子的勇气。
  5. 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儿童应该学会从小理性地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这样不仅能缓解痛苦,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不要作弄孩子

作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

给小板凳揉揉疼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

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她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利己主义与孤独是同义词,而人不可能在与外界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

考虑自己和考虑别人一样多,就是好人。

家长一定要注意你所有的言行中蕴含的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只有前后统一的东西,才能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并稳定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做事的风格。

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孩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她生来只能做没有翅膀的凡人。

家长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就可以让孩子有不同凡响的经历,让他们的生活和世界发出奇异的光彩。

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人是很容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品性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性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只有孩子自尊自爱,在青春期和异性交往时觉得坦然、正常,才能产生自信和理性,才能做得端庄自在,才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气质与能力都是在学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家长用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像牛顿一样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如何看待孩子无意中犯的一些小错误,对这些小错误家长应该以何种态度处理——这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大问题。

如果父母责备,倒是给了她辩解却不肯反省的机会。

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

人们常说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不在于书什么,在于如何说。

古诗滋养的孩子

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周作人:中国汉字具有游戏性、装饰性与音乐性的特点,而且中国古典诗歌更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

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

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

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也会让双方都很强的成就感。

学习是件终身的事情,不存在绝对的“错过时机”。

给孩子“犯错误权”

童年需要“试误”,需要“不听话”。不允许孩子犯错误,要孩子事事听命于家长,这犹如不允许学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样,是以暂时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长久的、内在的完善。

就一个孩子来说,他内心自信平和,比谨小慎微重要;凡事有好奇心,比凡事不出错重要;他有自我选择的勇气,比选择正确更重要。

心理政策的幼儿往往比较自我,他应该更专注于自己想做什么,而不会考虑别人的评价如何。

孩子从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用“犯错误”来评价孩子的某种行为,本身已是错误;以强制的方式要孩子符合成人要求,更是错上加错。

孩子做得不够好时,尽量不要给孩子纠错,大致原则是:

  1. 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摆布,不要强行让孩子接受任何她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2. 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孩子做得不够好。
  3. 不要让孩子在“是”与“否”,要给孩子一个选择,而不是给她一个命令。

允许孩子犯错误,给孩子自由,本质上就是在教会孩子宽容。

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

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让孩子识字不难

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有意义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把识字和阅读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开“小卖部”

和孩子玩“开小卖部”,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通过这个游戏教会孩子学加减乘除。

在快乐中进行的学习会让孩子学得更好。

在玩“开小卖部”游戏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 不要把用意告诉孩子
  2. 避免造成孩子不好意思
  3. 不要让计算为难孩子
  4. 不强迫孩子玩
  5. 尽量用真钱
  6. 增加游戏变数,尽量使每次游戏略有不同

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源于生活的教育可以无处不在。

玩“小老师”时注意几个问题:

  1. 在设计活动时要“赋权”
  2. 选择答案和内容比较确定的东西让孩子来讲
  3. 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要自然
  4. 不要在过程中挑剔孩子的毛病,更不能嘲笑他讲课中的错误

能清楚地讲一遍的东西,它必然包含着认证的思考,并已经清楚地理解,然后才能清楚地讲出来;讲过的东西会更深地印在大脑中。

“做一遍”只是再一次学习,“讲一遍”就已成为一种实践。

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

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个他们一些东西去学”。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以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

不上那么多课外班,不强求考试成绩,让他们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孩子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习负担。

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

心理学视角: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机器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心理学对学习的理论: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

想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是多么简单啊,让他去大量阅读吧。

修得一支生化笔

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

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语感。

大量阅读赋予孩子的,不仅是正确的表述能力,还有创作才华。

在缺少课外阅读的前提下,语文书教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课也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

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许多人失去判断力。

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在于它能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一个阅读经历丰富的孩子,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

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教育部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形式规定了中学生必读的三十本中外名著。

“好阅读”与“坏阅读”

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

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

从一开始,就应该尽量使用标准的、词汇丰富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

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

阅读速度取决于阅读量,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

在提供孩子阅读速度上,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1. 不要让孩子低低地读出声来。
  2. 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
  3. 可能的话,尽量租书或借书看。

好阅读不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

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标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看漫画不叫读书,漫画不是书,漫画只是以书的形式出现的电视。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阅读,凡那些表现出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环境。

阅读需要诱惑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

孩子其实是很要面子的,如果你想让他做什么事,应该恰当地对外人流露出对他这方面的赞赏。

不看“有用”的书

选择书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

作为常规阅读材料,作文选没有意义。

在给孩子选择阅读书目时,要了解孩子,然后再给出建议。

只有“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的,只有实现了阅读活动,才能实现“有用”。

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

从教学上来看。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仍然沿用生字、解释词语、分析意义、体味思想,以及大量的现代文背诵等这样一种八股教条。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缺乏的人。

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写作激情来源于表达的愿望,写真话才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才有可表达的内容,才能带来表达的满足感。

不愉快的、做作的写作让孩子们感到为难,感到厌倦,写作的热情和信心被破坏了。

中小学生的作文训练首先应该教会孩子真实表达、自由表达,然后才谈得上“文字水平”与“思想水平”的问题。

正常的写作其实是个自我思考的过程,所以也是在思想上自我成长的过程。

关爱的方式得体,才能给被关爱者带来快乐,否则的话不如不做。

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把“性教育”做成“性启蒙”,比比作还要坏得多。

青少年出现早孕、滥交等问题,根本不是因为他对性知识了解得少,而是因为精神空虚,道德情感发育不良,缺少自爱及爱人的能力。

孩子只要有良好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他一定同时有健康的两性观。

在孩子成年之前,教育任务是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自尊自爱的意识,养成善良、理解、豁达、勤劳的品性,使他成为一个生理、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和谐发展的人。

孩子十二三岁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就不要单独与异性孩子同床睡觉。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只要没有诱因,孩子就没必要拿说谎来为难自己,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模仿大人,一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

帮助孩子想一些预防方案比批评有效得多。

家长在思考改变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点永远应该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不知羞耻是由不肯履行自己的诺言产生出来的。说谎的次数多了,他自己都辨不清楚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一个人的道德也随之开始堕落了。

可不可以匹配教师

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下,都要真诚地、尽量有高度地看待一个问题,而不是仅仅顺从于他人的思想或某种习俗。

尊重他人是一种最基本的做人的态度,而不是一个交换行为。

批判意识的培养并不一定要求孩子提出什么新观点来,而是首先让她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

我们应该尊重老师,但不应该把老师当权威供奉起来。

遇到一个“坏小子”

爱孩子,就帮他创作一个和谐的局面,不要给他制造麻烦。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可能遇到“坏同学”,家长如果需要出面,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去报复。

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我们几乎可以从一切值得尊敬的人身上看到四个字:实事求是。

身教重于言传。

很多父母亲不当的教育方法其实不是由于他们教育知识欠缺,而是由于虚荣和浮躁。

做什么事情“不是为了做给人家看”,这就是人对自己的真实。

不踏实是生命中的硬伤,它扭曲人的思维方式,使人既无法客观地面对他人,也无法真实地面对自己。

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就是在和一些优秀的人、优秀的思想交流,就是在形成自己真善美的情怀。

“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成熟不仅仅是一种年龄增长,也是一种美德积累。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培”才能培养好习惯

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一个人,首先是一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

当家长责怪孩子某个习惯不好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

最愚蠢的做法是以“写作业”作为惩罚手段,来对付学生的某个错误。

教育变成破坏性行为的根本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不信任自己。

被操纵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纵上,他会渐渐变得毫不在乎大人的话,堕落,并且丧失理性和自爱之心。

替孩子写作业

一个心地纯洁、有自尊心的孩子,绝不可能利用别人的善意去弄虚作假。

任何有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活动都是好的。

一个始终被尊重的孩子,一定是个懂得自尊自爱的人,他绝不可能利用家长的善意去做任何让他感到羞耻的事情。

厌恶感会把所有的记忆通道都堵死。

不写“暴力作业”

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其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

要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但凡和学习有关联的任何不痛快的事都要尽量规避。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一个人不可能即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

人的天性是避苦求乐,孩子更如此。感觉“甜”的东西他就喜欢,感觉“苦”的东西他就讨厌。

上进心是人的天性。

就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质来说,我认为小学阶段主要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初中阶段主要解决学习方法的问题,高中阶段拼的才是勤奋。

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首先就一定要让他喜欢这件事,至少不能反感。

不考100

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号成绩,我才绝对不向她要分数。

家长对100分的爱好,只是不断制造儿童的失落与内疚感。

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影响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

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考好了不奖励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

不要无故拒绝也不要随意奖励,尤其不要在孩子的正常需求上附加任何和学习有关的条件。

儿童只有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信的情况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赞美和肯定来稳固他的自信。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

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

要尽量想办法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最好能天天见到孩子。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宾馆

傅佩荣: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我们创造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薄”

我们一直认为小学期间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考试分数的过分关注,对排名斤斤计较,其实都是对学习兴趣的消解。

辩论是为了明辨是非,而不是为了驳倒对方。

儿童的反思意识和控制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他更容易受到暗示和兴趣的支配。

“不管”是最好的“管”

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

孩子心里对什么事情都有数的,她只要有一颗上进心,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会进行自我调整。

做“听话”的父母

儿童的意识发育和语言表达能力常常不同步,很多东西想到了,但说不出来,或者是说出来的和他们的本意有很大的距离。他们用得最多的表达方式是听话或不听话,顺从或反抗,欢笑或哭泣。

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

学会开“家长会”

孩子的某个不足之处如果数次被提起,就会让他们以为自己骨子里就长着那个不足,自己四无能为力的,只好认命。

踏实的心态是能够让学习起飞的平台。

如果没有完全的把握,不要在孩子学习上随便指手画脚。家长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树立她对学习的自信。

孩子不会凭空出现问题。出现问题,一定是有一些长期积淀的症结没得到解决。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能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

每一次小冲突都是他的一个学习机会,家长耐心而真诚地去解决一个小冲突,也就解决了此后一系列的问题。

凡通过打骂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态度友好的教育也可以解决。

大声斥责,这是人们相互关系中修养很差的基本特征。用大声斥责教育出来的孩子,失去了感觉别人最细腻的感情的能力,他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周围的美,他非常冷漠无情,毫无悯心。

打骂的方式绝对不可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只能让她的心理扭曲。

童年时代的每一种体验都而已在生命中留下痕迹,教孩子没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深刻影响着他成长的大事。

不是穿了西服就能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

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女儿的“隐私”

小小的心既要容纳一个神奇的事实,又必须承受生命攸关的保密责任,这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艰难和痛苦啊!

如何让孩子爱吃饭

孩子不喜欢吃饭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太在意孩子的吃饭,在这个问题上太强求了。

引导孩子改变吃饭的指导:

  1. 家长改变态度,不要因为吃饭好坏而批评和表扬
  2. 不要期望马上有改变,家长要有耐心
  3. 不要在各种食物间画杠杠
  4. 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要喂。
  5. 不要和孩子在吃饭的问题上谈条件。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

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都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

在孩子学习环境方面,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安静,以免物极必反。

在“无噪音走廊”里成长的孩子,他所感受到的,实质是学校教育的野蛮。

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不怕小动物

引导孩子战胜恐惧的经验:

  1. 大人害怕什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尤其是孩子小时候。
  2. 孩子表现出害怕什么,要创造机会让她慢慢接触那个东西,一点点接受。
  3. 不要处于保护孩子而强化他对某种东西的恐惧。
  4.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怕什么东西。

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诱惑,而不是劝说孩子去抵抗诱惑;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

少看电视的行动如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做起,实现起来则容易得多,而且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长的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

从幼儿期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也是防止他患上电视瘾的好办法。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喜欢阅读,他的智力就会发育得更好,他会更容易发现别的有兴趣的事。

永远正确的家长最失败

病态的教育必会导致病态的结果,药家鑫成长的过程就是心理畸变的过程。

父母永远没有错,孩子就看不到认错的榜样。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知不足者好学,学然后知不足。

开“提建议会”

“提建议会”的价值不在于改造孩子,在于让孩子郑重其事地获得表达权,并且感受到交流方式的重要性。

儿童尚处于细腻无序期,对很多事没有把握,其事心底经常会不自信。所以在指出孩子的不足时,最好把自己和孩子置于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上,友好地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心理放松。

理性态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反省在他者的背景下如何看待自己。

让孩子成长得更安全些

所谓“安全教育”工作的核心,应该是成年人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即受教育的第一对象不应该是孩子,而应该是成年人。

第九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为了还原她河流的色彩,我不得不先消灭河流的颜色。

不上学前班

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致命的。

良好的启蒙教育在形式上应该是游戏的、无拘无束的、变化丰富的、与生活相关联的,内涵上应该有技能训练、语言发展、想象力激发等一系列智慧启蒙功能。

“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基础”。

对于幼年的孩子来说,智能成长不是在书桌前进行,而是在游戏中进行。

心理学认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是六岁前。

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暴力作业主要有三种:

  1. 数量大;
  2. 惩罚性;
  3. 恶意评价。

暴力作业产生反映的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两个宏观问题:一是教学评价的导向问题;二是教师的素质问题。

孩子们写生字,每个字写三遍效果最好。

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一个孩子如果长期钻在游戏里不肯出来,以至于一种病态,那是因为游戏外的世界让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

要从根本上解决“网瘾”的方式:

  1. 坦然接受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
  2. 让孩子有丰富的课外阅读
  3.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4. 逆向思维:把上网作为“任务”或“惩罚手段”。

“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

改变成人比改变孩子困难得多,但不改变成人,孩子就不可能改变。

不少家长愿意把孩子的一些“问题”归结到客观原因上,这样思考就不需要家长自责,做起来也最省力气。

医生的诊断,减轻了家长和教师对自己教育失败的负罪感,给了他们面子。

教育才是解决儿童精神及行为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减少干预”,给儿童“自由的气氛”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和谐的儿童。

本文来自惜文读书笔记(www.xiwen520.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wen520.com/2171.html

作者: Jordanmax

惜文读书笔记是面向职场人员的读书笔记网站。为您提供互联网、经营管理、投资理财、教育书籍原文摘录,并且分享职场基本技能、项目管理和产品经理相关知识和经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