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人总是要有想理想和信仰。
在历史上,人类对强者的崇拜、对权力的兴趣对比文明的兴趣更大。
写书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读者的思考,而不是为了灌输内容。
引子 一年与半小时——年轻的人类
第一节 我们的星球
1686年在近代科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这一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爵士完成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作为数学家的拉普拉斯用数学和力学定律,尤其是万有引力描述了星云物质旋转、互相吸引最后收缩成星系的过程。
月亮的起源撞击说是今天唯一能被证实的,因为阿波罗飞船从月亮上带回的岩石表明地球和月亮是同源的。
第二节 生命的诞生和进化
古菌等原始生命的出现慢慢地消化了大气中包括硫化氢在内的各种有害物质,并且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距今2亿到1.5亿年,恐龙和其他爬行动物成为地球的主人。
距今350万年时,真正被称为“人”的动物——肯尼亚平脸人出现了。
第三节 最后的半小时
在距今约2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现代人在东非诞生。
尼安德塔人是和现代人最近接的一支,他们消失在2.5—3万年前,而在这以前,现代人已经掌握了弓箭。
第一章 金字塔和死者之书——古埃及文明
一种文明的开始必须要有城市的遗迹为佐证。文明的另一个佐证是文字的记载,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常常称之为“史前”。
人类最早的文明始于非洲尼罗河下游。
第一节 偶然的伟大发现
感谢布沙尔,他偶然地发现了罗塞塔石碑;感谢马塞尔,他在将石碑移交给英国人前拓下了石碑上的文字。感谢商博良,是他十几年如一日地破解了解开古埃及之谜的密码。
第二节 最古老的文明
人类只有在能获得稳定的农业 人类只有在能获得稳定的农业收成后,才有可能定居下来,进而建立城市,开始创造文明。
古埃及人根据天狼星和太阳在一起的位置来判断一年中的时间和节气。
公元前31世纪,一名叫纳尔迈的国王统一了埃及,建立了埃及的第一个王朝,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王国。
第三节 金字塔
墓室尺寸的设计,说明4600年前的古埃及人已凭经验发现了勾股定理。
为了修建金字塔,据估计当时动用了二十万奴隶和农民,耗时十几年。
第四节 灿烂的古埃及艺术
《亚尼的死者之书》在古埃及的同类文物中保存得最好、最出色,堪称古埃及艺术中臻于极致的作品。
古埃及的艺术家从来不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名字,至少到今天我们还没有见到过。
第五节 埃及文明和青花瓷
早期的青花瓷含有很多伊斯兰元素,而这些伊斯兰元素最初来自古埃及。
青花瓷从14、15世纪开始走向世界,至今仍是各种瓷器中最受大众欢迎的瓷器。
第二章 轮子、拼音文字和铁器——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
第一节 轮子和楔形文字
公元前3300年左右,楔形文字便在乌鲁克产生了。
苏美尔人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冶炼金属的民族,他们在公元前3300年边进入了青铜时代。
主流观点依然是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了轮子和车辆。这比大金字塔建成的时间还早了六百年。
任何一种文明,其文明程度的高低,与教育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二节,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考古发现的第一部完整的法典。
在古埃及,社会靠的是伦理道德来维系;而在美索不达米亚,社会则是靠法律来维系。
和苏美尔人一样,古巴比伦人建立起来的文明,包括社会制度、管理方法、生产和制造技术、工程技术、科学与宗教等等,并没有因为王国的消亡而丢失。
第三节 冶铁的发明和人类最早的条约
冶铁需要将炉火的温度提高到摄氏1300度以上,而且需要用焦炭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埃及赫梯和平条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与国之间的书面条约,它表面人类开始懂得通过谈判而非武力解决纠纷。
第四节 亚述——血腥与文明
亚述人是为了战争而存在的,他们很早就有了不同兵种的明确分工。
一些亚述人还以高利贷为业
亚述的巴尼拔图书馆还建有图书目录,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索引系统。
第五节 最后的辉煌——空中花园
在新巴比伦时期,西亚人掌握了在陶器表面上釉的技术。
新巴比伦人非常重视教育和科学,他们奠定了西方数学和天文学的基础。
第三章 垄耕种植法和科举——中国的农业文明
一个国家的伟大与否并不是按照疆域的大小和军力的强盛来衡量的,而是看这个国家的百姓是否生活的富足。
第一节 水利、垄耕种法和农具
人类大规模使用机器之前,人口的基数是保证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案例:秦国的郑国渠、都江堰
中国人对世界农业最大的贡献可能是发明了垄耕种植法。欧洲到17世纪才采用垄耕种植法。
在工具的制造和牲畜的使用上,中国人都明显地领先于欧洲人。
由于粮食产量低,或者说不善于种粮食,欧洲人在历史上谷物的消费比较有限,更多人从事畜牧业,并且在饮食习惯上以肉食为主。
第二节 先进的选官制度
在西方近代真正的民主政治出现之前,世界上只有古希腊和罗马的民主制,以及中国的文官选拔制度,打开了平民进入上层社会并且参与管理国家的途径。
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前,世俗的领袖和精神领袖之间矛盾不断,一个王国的最高统治者和教皇派来的红衣主教从来没有成功地合作过。
隋炀帝杨坚在公元589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以来长期分裂的格局。杨坚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具有政治远见的明君,他为了稳固帝国的统治,削弱望族和地方豪强的势力,开创了一个从全民中选拔人才的机制——科举制度。
第三节 宋代——幸福的农业社会的顶峰
到了宋代,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东移,许多城市,包括汴梁(开封)、临安(杭州)、泉州和广州的人口均超过百万。
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说是空前的。与中国其他朝代所不同的是,宋代的主要税收并非来自农业,而是来自工商业。
两宋是中国历朝历代唯一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朝代。
发达的造船业使得宋代的远洋贸易十分发达,同时也让南宋建立起强大的海军。
宋朝时的中国可能是全世界所有农耕社会第一个兴办社会福利的国家。
第四章 科学之路——从毕达哥拉斯到托勒密
古希腊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具有了其他民族缺少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善于归纳和演绎,把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和科学。
西方人从文艺复兴开始继承了古代希腊的思辨和逻辑传统,首先发展起近代的自然科学。
第一节 几何学
美索不达米亚人是古希腊人直接的老师。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出了第一位集大成的学者——毕达哥拉斯,他把东方的科学带到古希腊,他总结了美索不达米亚人在数学上的成果,将零散的数学发现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形成体系和学派。
在数学上,毕达哥拉斯最早将代数和几何统一起来,并通过逻辑推演而非经验和测量得到数学结论。
具体到几何学上,毕达哥拉斯最大的贡献在于证明了勾股定理。
毕达哥拉斯毕生都在探索自然的规律,孔子的学说主要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整个几何学的发展依靠新的定理的发现和通过逻辑推理证明这些定理。这种严格缜密的思维方式,是东方科学发展所不具备的。
柏拉图在雅典城郊创立柏拉图学院,这是西方文明史上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结构的高等学府之一。
欧几里得将他的公理化体系几何学写成了《几何原本》,这本书被认为是对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它不仅为几何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影响深远。
直到19世纪中叶,在曾国藩的支持下,中国才开始学习《几何原本》
第二节 物理学
亚里士多德将过去广义上的哲学分为三个大的领域:理论科学(理工科)、实用的科学(文科)、创造的科学。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亚里士多德对科学的大多数结论都是定性而非定量的。
阿基米德最著名的物理学发现是浮力定律。
阿基米德花了许多年研究机械(螺丝、滑轮、杠杆和齿轮),最终提出了力矩的物理概念(力乘以力臂)。
古希腊人靠着抽象思维能力和总结概况能力以及对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第三节 天文学
天文学起源于古埃及,源于农业生产。
正是托勒密把前人留下的零散的天文学知识变成了天文学这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学科。
托勒密发明了球坐标,定义了包括赤道和零度经线在内的经纬线。
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日历上抹掉了10天,然后将每一个世界最后一年的闰年改为平年。,然后每400年再插回一个闰年。
托勒密最早用数学模型定量描述天体运动,他建立起来的天文学体系和研究方法,使得后来人们在天文学上的每一点贡献都可以加进整个天文学中。
结束语
希腊人在学术研究上有别于东方文明之处不在于一两项科学发明和发现,而在于他们将自然科学各学科分门别类,对每一个学科都建立起一整套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演绎或归纳出普遍规律性,即定理或定律,继而成为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基石和支柱。
东方的文明在科学研究上有两大缺陷,首先是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次常常会将问题和定理定律混为一谈。
第五章 罗马人三次征服世界——罗马法
罗马人一共三次征服了世界,第一次是靠武力,第二次是靠拉丁语,而第三次则是靠罗马的法律体系。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英语渐渐取代了拉丁语的国际地位。
第一节 罗马的崛起与司法制度的形成
罗马人选出部落首领组成了元老院,拥有征税、征兵和签订合约等重大权力,罗马的“王”是终身的,但不能世袭。因此,古罗马在立国前,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同执政的民主政治制度。
与其他早期文明不同的是,罗马的法律更多的是基于理性,而不是风俗。
古罗马实现了司法与行政的分离。
第二节 罗马法的体系和法学的发展
罗马人在法律体系上的第一个创举,是将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
西塞罗《论法律》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自然哲学的前提性观点:一切都要以法律为准绳。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关于罗马法最重要的法律文献,它覆盖了整个罗马时期,使后人得以了解罗马古典时期的全貌。
第三节 罗马法的复兴和影响
宗教作为最有势力的权力机构,不仅管人的灵魂,还掺和世俗的事情,并且在很多时候拥有了司法权。
孟德斯鸠和卢梭的论著是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法律本身。
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法典》正式公布实施。因为这部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从法国推向了全欧洲。
罗马法不是立法者意志的体现,而是符合自然的法则。
由于自然法的正义化身形象以及自然普遍存在的理论,导致了自然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普遍性的结果。
罗马的法学家最终在自然法里找到一切法律中不变的基础。
法律和司法制度,是罗马人留给世界最好的文明成果。
第六章 人造的奇迹——瓷器
第一节 陶和瓷
1953年,西安发现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发现了人面鱼纹陶盆。
第二节 上天的眷顾
新巴比伦人发明了上釉的技术,并且被后来的波斯人发扬光大,但整个中东地区始终没有能发明瓷器。
烧制瓷器需要有三个条件:高岭土、高温和上釉技术。
第三节 宋代青瓷
瓷器的制作在北宋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称为汝、官、哥、钧、定的宋代五大名窑,而其中又以汝瓷最为珍贵。
瓷器成了继丝绸之后第二种远销中东和欧洲的中国商品。
第四节 青花瓷器
由于蒙古人和西亚人的这种合作,元朝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在宣德时代,景德镇官窑的瓷器被打上了“大明宣德年制”的印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商标。
青花瓷不是纯粹的中国产品,而是汇聚了多种文化的结晶——从古埃及到波斯,全世界众多国家和民族都为青花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五节 风靡世界
荷兰人在中国定制了专门销往欧洲的青花瓷器。
400年前,瓷器是欧洲了解中国的窗口。
欧洲 的宫廷不仅使用和收藏瓷器,而且或多或少地模仿东方的生活方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饮茶。
第六节 日本的崛起
1616年,瓷器制造在日本终于拉开了序幕,靠的是中国的瓷器烧制技术和朝鲜的陶工。
赤绘瓷器成为日本瓷器的象征。
从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中国瓷器失去了品牌的优势,很多出口都属于订单加工。
第七节 从炼金术士到月光社成员的尝试
欧洲人对瓷器的烧制的原理有理性认识,并有定量的了解,他们善于通过细微调节瓷土中元素的配比和调整烧制过程,来制造各种精美的瓷器。
在蓬巴杜夫人的扶植下,法国瓷器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韦奇伍德在英国发现了高岭土矿,但是他对瓷器制造业的最大贡献,是将他的朋友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引入瓷器制造。
韦奇伍德瓷器工程发明了新的营销手段:通过展销厅向市民展示自己的新产品。
第八节 瓷器在今天
中国工匠更多的是具有对制瓷工艺的感性认识,他们靠“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将经验代代相传,而徒弟能否超越师傅,则完全靠悟性。中间即使有一些发明和改进,却因为没有详细的过程记录,或者出于保密故意不记载,很多发明和改进无法传世。
今天,欧洲人依然占据着世界高端瓷器市场90%的份额,其余份额则由美国和日本瓜分。
结束语
瓷器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又刺激了西方化学和材料学的发展。
从促进文明发展的各个角度来讲,世界上都很难找到第二种商品能和瓷器相比。
第七章 一个家族的奇迹——文艺复兴
第一节 佛罗伦萨的往昔
佛罗伦萨人通过丝绸生意,掘得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桶金。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思想的解放。
第二节 最珍贵的财富
圣母百花大教堂的落成,首先标志着文艺复兴的开始。
和美第奇家族的祖先们不同的是,科西莫对古希腊和罗马留下的科学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他出巨资供养学者、建筑师和艺术家。
科西莫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期间科学、文化和艺术在佛罗伦萨和意大利开始复兴,同时人文主义的曙光开始出现。
第三节 昼夜星辰
洛伦佐将美第奇家族带进第二个全盛时期。
艺术从“天上”到“天上人间”的过程,是在洛伦佐时代完成的,这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欧洲人文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洛伦佐在其中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
洛伦佐不满足于花钱买现成艺术品,他喜欢创造。
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可能是人类迄今为止艺术水平最高的绘画。
第四节 复兴走向欧洲
到了16世纪,文艺复兴的春风吹遍了欧洲。
第五节 科学的曙光
伽利略发明了空气温度计和天文望远镜,并有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很多天文现象和新的天体,包括太阳黑子、木星的4颗卫星和土星的亮环。
伽利略的另一大贡献就是确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实验和观测。
第六节 宝贵的遗产
法国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文治武功都最为出色的君主,他确立了法国在后来两百年里成为欧洲文化中心的地位,并制定了被后世认为是典范的欧洲宫廷礼仪。
第八章 香料的诱惑——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
大航海带来了地理的大发现,带来了全球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东方的诱惑
大航海最初的动机是为了寻找东方的香料。
香料原本产自亚洲,最早传入欧洲是在古罗马时期。
第二节 先驱者
葡萄牙的恩里克亲王组织和资助了最初持久而系统的探险,也是他将探险与殖民结合起来,使探险变得有利可图。在40年有组织的航海活动中,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
第三节 新大陆
10月12日是整个美洲的节日——哥伦布日,以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这一天。
第四节 地球是圆的
史学家认为,达伽马是继恩里克亲王之后开拓葡萄牙海上贸易最成功的航海家。除了开通了欧洲到亚洲的航线,他还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确立了葡萄牙在大航海初期的世界海上霸主地位。
相对西方的契约,当时东方帝国的皇帝们给予功臣的常常不是一起分享的利益,而是杀戮。
麦哲伦和埃尔卡诺的环球航行历时三年多,航行4.5万海里,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航行。
第五节 全球贸易时代的到来
大航海导致了地理大发现,而地理大发现又导致了全球贸易时代的到来。
1546年,西班牙人在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和上秘鲁的波托西等地发现大银矿。靠着大量的白银,西班牙取代了葡萄牙,成为欧洲当时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
1602年,荷兰成立了著名的东印度公司。
1606年,荷兰人威廉詹茨发现了澳大利亚。
1588年,英国人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英国人进入国际市场时,提倡重商主义,即通过自己的商品卖到海外来争取利润,他们强调贸易顺差,并且金银的流入一定要大于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