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工业4.0的“网红”养成之路
-
-
- 1769年 机械化 瓦特蒸汽机
- 1869年 电气化 第一条流水线 发电机代替机械
- 1969年 信息化 第一个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21世纪 网络化 物理信息融合
-
第二章 当汉诺威遇到波士顿
德国:工业4.0
将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一体化应用于制造业和物流行业,以及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物联网和服务技术。
美国:工业互联网
中国:中国制造2025
第三章 互联与智能:工业革命升级技能点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联网、服务联网、人员联网
梅特卡夫定义:网络的价值与网络使用者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一般性的智能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的系统,常见问题是其核心之一。
- 智能感知层:负责多样的工业生产实体(机器、机组、物料及生产人员)
- 网络互联层:使得所有联网对象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实现信息和数据在不同联网对象、不同生产环节和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高效传输和流通
- 数据分析层:负责工业化大数据的存储、处理、建模、挖掘和优化。
- 开放服务层:基于工业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形成的决策依据。
第四章 不食人间烟火的未来工厂
现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存在难点:
- 生产过程不可视
- 生产过程复杂关键数据难采集
- 现场各种标准不统一
- 制造过程信息的真实性差
要把工业生产从现状升级到工业4.0,至少要建设和打通三个“互联”:
- 生产制造设备之间的互联
- 生产制造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互联
- 生产设备和生产物料之间的互联
第五章 一大波智能产品正在靠近
任何产品若不能同时具备计算、联网和感知这三个能力,则不可称为智能产品。
工业互联网技术:
- 传感器技术实现智能设备的自知自制;
- 网络通讯技术实现泛在网络互联互通;
- 寻址能力
- 统一标准
- 通讯协议
- 网络安全
- 大数据实现中心数据实时实效;
数据筛选、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
- 云计算和云服务技术实现开放服务相辅相成
云服务系统构架三个层面:虚拟服务层、全局服务、应用层
第六章 你能想象十年后的生活吗?
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和水产品的冷藏运输效率分别为:30%,50%和65%。腐损率为15%,8%,10%,而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一数据仅有5%。
基础设置做不好,无人机恐怕也只能成为空中的一片“筋斗云”。
单从技术角度上说,我国物流业在世界上的相对水平和我国足球差不多。
从资产的被动式维护,到主动式自检,再到运营的全局优化配置。
结束语 开启智慧的革命
人类科学的发展定义为四个“范式”:
第一范式:实验指导实践;
第二范式:理论指导实践
第三范式:计算指导实践
第四范式:大数据指导实践
互联网带来了什么?协作。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有意识和无意识。